日期: 2025-11-07 类型:行业应用
德国《图片报》10月21日爆料,大众汽车沃尔夫斯堡主工厂已濒临停摆,高尔夫、途观生产线下周就可能按下暂停键。更要命的是,奔驰、宝马的新能源产线也已陷入停滞,整个德国汽车工业的芯片库存仅够撑10到20天。
这场风波的源头,是荷兰9月底对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祭出的“冻结令”。本想借着美国压力抢下这家芯片巨头,没想到反而捅了全球产业链的马蜂窝——如今德国工业增速本就只有0.4%的“及格线”,这下真要面临“停摆级”冲击了。
![]()
“现在每颗芯片都要省着用。”大众采购部门向媒体透露,公司芯片库存已跌破安全线,仅够维持三周生产。作为德国工业的“心脏”,沃尔夫斯堡工厂一旦停产,将直接影响全球15%的高尔夫车型供应,而途观的断供可能会引起欧洲SUV市场出现10%的缺口。
这绝非单一车企的危机。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(ACEA)发出预警,安世半导体掌控着全球15%以上的车规级芯片份额,其供应中断已导致宝马i3、奔驰EQE等新能源车型生产线“停摆”,若月底前问题没有办法解决,欧洲汽车业将损失超200亿欧元,10万个就业岗位岌岌可危。
更让人揪心的是,这场危机早已跳出汽车行业。安世半导体每年生产超1000亿颗基础芯片,从咖啡机的控制模块到洗衣机的驱动电路,再到电视机的电源芯片,几乎涵盖所有家电产品的核心部件。德国电子工业协会测算,若断供持续一个月,欧洲家电产能将下降40%,年底前也许会出现“家电缺货潮”。
对于本就步履维艰的德国经济来说,这无疑是雪上加霜。罗兰贝格报告数据显示,2025年德国经济预计仅增长0.4%,在G20国家中排名垫底,而汽车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已从去年的85%跌至75.5%。有经济学家直言:“汽车业贡献了德国1/7的GDP,若停产持续三个月,今年的经济稳步的增长可能直接归零。”
![]()
这场闹剧的始作俑者荷兰,此刻正陷入“偷鸡不成蚀把米”的窘境。9月30日,荷兰经济事务部搬出尘封70年的1952年《商品供应法》,以“防止技术外流”为由,冻结了中资安世半导体全球30个子公司的资产,甚至强行撤换了中国籍CEO,将公司交由第三方托管。
荷兰的底气,来自美国前一天发布的“50%股权连坐制”新规——只要被美制裁企业持股超50%,其关联公司也将受限。阿姆斯特丹法院文件显示,美方曾明确要求荷兰“换掉安世的中国高管”,否则将其纳入制裁清单。但荷兰万万没料到,自己抢到手的只是个“空壳”。
安世半导体的真正命脉早已扎根中国。这家被闻泰科技2017年收购的企业,70%的产能集中在广东东莞等四座中国基地,东莞工厂更是承担了全球50%的封装测试任务,每天有2.5亿颗芯片从这里销往全球。荷兰冻结股权后,中国迅速出台出口管制,直接掐断了安世在华产能的海外供应,导致其全球出货量锐减60%。
更狠的反制在后面。10月9日,中国对重稀土、超硬材料实施严格出口管控,明确规定“产品中中国稀土价值超0.1%即需审批”。这一下精准击中了荷兰的“命门”——光刻机巨头ASML生产的EUV设备,其核心部件永磁体一定要使用钕、镝等重稀土,而全球90%的重稀土精炼产能都在中国。ASML总裁坦言,若原料断供,公司2026年销售额将大幅滑坡。
短短三周,荷兰就从“强硬接管”变成“紧急求和”。10月19日,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公开表态,将在几天内与中国会面,还急忙澄清“并非与美国联手”。更讽刺的是,被荷兰任命接管安世的外籍高管,已悄悄向中国申请“豁免出口管制”,彻底暴露了其“掌控空壳却无产能”的尴尬处境。
![]()
在这场产业链风暴中,大众汽车成了意料之外的“接盘侠”。这家德国车企本就深陷财务危机,2025年因保时捷战略调整,盈利将遭遇51亿欧元的负面冲击,汽车部门净现金流预期降至近乎零。雪上加霜的是,公司还计划到2026年削减100亿欧元成本,如今芯片断供直接让减支计划沦为空谈。
“我们每天都在跟安世和替代供应商双线沟通,但车规级芯片的认证至少需要半年。”大众采购总监的无奈道出了行业痛点。安世在车规级MOSFET、二极管领域的市占率约10%,其供应中断留下的200亿元市场缺口,短期内根本没办法填补。尽管士兰微、华润微等中国企业已具备替代能力,但士兰微已拿到特斯拉的订单,想要满足大众的量产需求,至少还需3到6个月的验证周期。
现金流的压力更让大众喘不过气。2024年上半年,大众盈利同比下跌11.4%,自由现金流仅49.9亿欧元。如今停产在即,每停工一天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数亿欧元的营收损失,而库存积压的零部件还将产生额外仓储成本。有分析师测算,若停产持续一个月,大众2026年的资金缺口可能扩大至110亿欧元,甚至需要变卖资产度日。
相比之下,宝马、奔驰的日子也不好过。两家车企的新能源生产线对安世芯片的依赖度更高,部分车型的主驱IGBT模块30%来自安世。宝马慕尼黑工厂负责人透露,已紧急调配中国市场的芯片库存支援欧洲,但这只是“拆东墙补西墙”,最多只能撑到11月初。
![]()
荷兰的鲁莽操作,意外加速了全球芯片供应链的重构。安世断供后,中国功率半导体企业迎来了“接棒机遇”——士兰微的12吋生产线已满负荷运转,恰好承接了安世留下的份额。华润微则凭借800V高压平台的SiC器件,快速切入奔驰、宝马的新能源供应链。
数据显示,中国车规级IGBT国产化率已从2020年的12%提升至2025年的28%,安世退出后,这一比例有望突破50%。国家大基金二期已注资超200亿元支持功率半导体产业,国内企业的产能释放速度正在加快。
而欧洲产业链的阵痛还在持续。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总裁穆勒直言:“我们用了十年建立的芯片供应链,被一场地理政治学博弈彻底打乱。”为减少依赖,大众、宝马已宣布将在德国本土新建车规级芯片测试中心,但这需要至少两年时间和数十亿欧元投入,远水救不了近火。
10月22日,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启程前往中国,这场被外媒称为“拯救欧洲产业链”的谈判,成了破解危机的关键。但从双方立场看,妥协并非易事。
![]()
中方的态度十分明确:荷兰必须撤销对安世半导体的非法冻结,尊重中资股东的合法权益。而荷兰则希望先解除稀土和芯片出口限制,再谈资产解冻,这种“先松绑再纠错”的诉求,显然难以被接受。
美国的角色更显微妙。一方面,美方不愿看到中荷达成妥协,仍在施压荷兰维持对安世的管控;另一方面,美国汽车创新联盟已紧急呼吁“恢复芯片供应”,警告停产将冲击美国车企的全球产能。这种内部矛盾,让荷兰在中美之间陷入“两难”。
对于德国车企来说,时间已经不多了。大众沃尔夫斯堡工厂的工人已接到“待命通知”,若10月底前芯片仍未到位,将启动“短时工作制”。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更是放出狠话:“若谈判失败,我们将联合起诉荷兰政府,索赔200亿欧元损失。”
这场由荷兰挑起的芯片风波,最终演变成了全球产业链的“压力测试”。它用最残酷的方式证明:在全球化深度绑定的今天,任何试图用政治手段切割供应链的行为,最终都会反噬自身。荷兰从“强硬接管”到“紧急求和”的转变,恰恰印证了这一道理。
极具戏剧性的是,谁也没想到安世半导体的命运,早已超越一家公司的生死,成为全世界供应链重构的风向标。
(本文引用来源:德国《图片报》、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、罗兰贝格、腾讯新闻、网易新闻、雪球、搜狐网)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发威!中国防空导弹创下史上最大战绩,FK-2000击落伊尔-76运输机
秘鲁女议员让男助手剪脚趾甲照曝光后被调查 男助手:她癌症晚期 本人:这是报复
网红街区墙体垮塌遇难女孩已被安葬,怀孕为不实传言,男友:憧憬和她未来买房结婚
火爆全网的“传家锅”复产,预计售价60元左右,首批产品11月就可出厂,负责人:新锅的质量一定不比以前的差
机械革命极光X游戏本上新酷睿i5 - 14450HX版本,售价6499元
国补后6000-8000元游戏本推荐:微星神影16领衔 兼顾性能与性价比